交易策略

国际期货开户;市场参与者的较量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关于市场参与者的著述,议论它 们能否凭一己之力,准确地预测未来以及影响市场的走向。 许多情况下,这些文字显得隐晦难懂,因为金融史上,关 于单方行为与效果的话题屡不鲜见,以致难以挖掘新视角。 我关注市场各方的互动关系,相信市场中少有人论述此类 议题。

深入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一方参与者的行为经常会 引发其余各方的连锁反应。为方便起见,我们将市场参与 者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1) 中央银行。

(2) 大型对冲基金。

(3) 拥有真实现金资产头寸者,其中包含了公司法人 的资产避险对冲头寸。

(4) 使用图表分析的投机者。

一、中央银行干预引发的变故

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的功能和角色就像是笼罩着一 层迷雾一样不可捉摸,由于其特有的地域影响力和制定执 行货币政策的权力,它的行动对于干预市场有着先瞻性的 启示。

特别是,市场人士可以通过形形 *** 的市场问题与干 预目标的关系,来推断干预的性质,这是很有价值的。最 有名的就是联合干预。此类由多家中央银行联手,出于不 同的地缘政治利益考虑共同干预市场的事件很少发生。典

型例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联合干预,依据广场协议精 神,各国达成一致,主张联合干预达到美元贬值的目的, 因为这符合各国的利益。国际期货开户

当时,美联储、日本中央银行、德国中央银行都加入 了联合干预的行列,在市场的关键点位上团结一致地联合 行动。它们在市场上大量地抛售美元,同时大幅地改变了 不同币种的储备份额。此次干预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不过,历史学家对此提出了置疑,究竟是联合干预凭一己 之力力挽狂澜,还是在市场心理预期政策面将会发生变化 的背景的配合下才奏效的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对 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是一种合理的政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深入来讲,这涉及到干预是否要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大量的研究试图定量地分析干预的效力,特别是某国 中央银行在其区域内的干预效力。不过,主流观点认为上 述的定量分析是不能实现的。但是中央银行对此置之不理, 继续深化实施其干预政策。这就是第二种类型的中央银行 干预,它通常在一段时间内,将某种货币的价格或盯住某 种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国际期货平台

在这里,请特别留意我用了 “区间范围”。这是因为一 国中央银行的干预不像联合干预那样,能够迅速地实现其 目的。一国中央银行干预通常是试图强化或维持现在的政 策精神。此类政策是一些地域性银行,包括日本中央银行 和中国中央银行多年来努力实施的,并且最终都成功地实 现了其目标。,美原油期货开户

然而更应注意的是,如果某国中央银行试图维持盯住 某国货币的汇率的干预活动实施之后,如果没有达到应有 的效果,那么,这种干预就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坏于预 期的结果。这其中不仅仅包括发生在拉丁美洲的金融混乱

(特别是最近阿根廷的金融危机),也包括更有名的英格兰 银行事件。,美原油期货平台,原油期货手续费

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英格兰银行将英镑盯住德 国马克,这个货币对的汇率一度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在 一个价格区间内波动。然而有一天,在大量的美元等价物 等沉重的抛压之下,关键价位被突破了,市场上流传着各 式各样的传言,认为是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发动了 对英镑的攻势。究竟此次市场事件的终极根源是由于投机 对冲基金追逐利润的诱因,还是英格兰银行政策难以维 持的本质弱点,以及中央银行主动干预引发的恶果, 我们还难以界定。不过,我认为英格兰银行和对冲基 金两者均难逃干系。

应当说,对冲基金对中央银行的决策干预是最为排斥 的。他们盼望汇率自由浮动,不应当受到中央银行的干预。 在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支撑打破之前,英格兰银行多次进行 了单方干预,以贯彻其稳定汇率的意图。这些对冲基金, 在开始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通过观望来判断形势。在初 始阶段,银行的政策看起来奏效了。

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对冲基金意识到中央银行的 干预将是难以维持的。于是对冲基金开始押上大赌注,因 为它们认为靠一家中央银行是无法维持这种汇率的。于是, 对冲基金选择了有利的时机,开始越来越多地抛售英镑, 而那些通过美元兑换等价物的交易指令单大多获得了执行, 涌入了市场。这两种抛压力量对于银行来讲,是最难防范 的。事实证明基金的决策是正确的,对冲基金的确有足够 的能力来营造价格波动。而且,它们会以一系列的动作来 对付这种脆弱的政策